第三阶段 常设展
常设展
2019年9月28日(星期六)〜12月22日(星期天)

Tomoko Konoike《Shaking Iland》2011

Joshin Isoi
《Tresure Box with Pine,Bamboo and Ume Blossom Design》1947
美术馆今昔的故事: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艺术家们
1988年,濑户大桥开通的那一年,备受期待的“高松市美术馆”从栗林公园内迁至与商店街相邻的市区中心(日本银行高松分行旧址)并开业了。随着旧美术馆的老化,市民们再次强烈要求“建设地区艺术文化活动的据点——新美术馆”并实现了这个愿望。
本馆凭借现代美术收藏品逐渐获得了日本国内外的高度评价,在按照收集方针,开展“形成系统性的收藏品、在常设展示室的公开作品、策划特别展、普及教育”等各种美术馆事业的背景下,2010年开始举办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成了推动本馆发展的顺风车。借现代美术蓬勃发展的契机,在艺术节的前一年(2009年)开始举办的“高松当代艺术年鉴vol.00”在日本全国也是罕见的年鉴形式,今年迎来了第9次。此外,在以拥有福武财团艺术基地的直岛、丰岛、犬岛为核心,濑户内海的12个岛屿和高松、宇野采取三年一次的形式举办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(今年是第4次)中,也可以看到本馆收藏品的艺术家们活跃的身影。在本展览会上,将从参加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艺术家中挑选23人进行介绍和展示,请观众欣赏与岛屿作品不同的作品类型。
。
美术馆今昔的故事:黎明期的高松美术馆
二次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——1946年3月,明石朴景结束了在南京的俘虏生活,恢复了自由,看到已被烧成荒原的故乡的景象,他决心通过美术进行复兴,为美术馆建设四处奔走,成为了募捐运动的中心。另外,为了借为复兴策划的、纪念建市60周年的“观光高松大博览会”(1949年3月~5月举办)的机会,将建在栗林公园内的“科学馆”作为美术馆再利用,高松市议会议员川野嘉平也四处活动。美术界主要由北原千鹿和矶井如真等人总括各种事务,住在东京的猪熊弦一郎介绍的建筑家山口文象(格罗皮乌斯门下的现代主义建筑名家)进行设计,诞生了二战以后日本第一家公立美术馆——高松美术馆。据说,1949年11月3日,细溪宗次郎会长(高松美术馆建设协力委员会)向100位来宾发表致辞说,“建造本馆是想陶冶县民的美术情操,而不是为了给县外的游客看”。开馆第二年开办了美术研究所,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开始了绘画指导,另一方面,还通过日展、院展、现代日本美术展、日本国际美术展、安井奖展等实时发布美术界中心的动态,并在1987年以前一直开展表彰与地方有渊源的艺术家的展览会事业等。本展览会将对凭借17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,在二战以后不久诞生的栗林公园时代的美术馆进行回顾。
入场费
・ 一般200日元(团体160日元)
・ 大学生150日元(团体150日元)
・ 高中生以下 免费
・ 65岁以上 出示老年人手册等免票
